诈骗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及被害人追偿途径解析
1、可以通过公安机关追回赃款、赃物;
2、受害人主动提起诉讼,要求赔偿;
受害人主动搜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财物,并通过民事诉讼或者刑事诉讼追回财产损失。
诈骗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如下:
1、客体要求:本罪的客体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诈骗罪的客体仅限于国家、集体或者个人的财产,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虽然有些犯罪活动也采用一些欺骗手段,甚至追求一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其侵害的对象不是也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因此,不构成诈骗罪。例如:拐卖妇女、儿童是侵犯人身权罪;
2.客观要素。本罪客观上表现为采用诈骗手段,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一)行为人实施诈骗行为:从形式上讲,诈骗行为包括两类:一是捏造事实,二是隐瞒事实真相。本质上,两者都是导致受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诈骗的内容是在特定情况下使受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做出行为人所希望的财产处分。因此,无论是虚构还是隐瞒过去事实、现在事实或未来事实,只要具有上述内容,就是诈骗行为。如果诈骗内容不足以进行财产处分的,则不属于诈骗罪。
(2)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误解:对方的误解是由于行为人的欺诈行为而造成的。即使对方判断存在一定错误,也不妨碍欺诈行为成立。在诈骗行为与对方财产处分之间,必须介入对方的误解。如果对方因诈骗造成误会而不处分财产的,就不构成诈骗罪。
(三)诈骗罪成立要求被害人进行财产处分后陷入误区:处分财产表现为直接交付财物,或者承诺行为人取得财物,或者承诺转让财物权益。行为人实施诈骗行为,致使他人放弃财物,行为人拾取财物的,也应当以诈骗罪处罚。但将类似于硬币的金属件插入自动售货机中获取自动售货机内商品的行为,并不构成诈骗罪,只能成立。
(四)行为人通过诈骗手段处分受害人的财产后,取得该财产,从而对受害人的财产造成损害的。
3、科目要求。诈骗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犯本罪。
4、主观因素。诈骗罪的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和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在不同的犯罪情节下,对犯有诈骗罪的犯罪分子的处罚是不同的,这意味着犯罪分子的具体刑期是不同的。最高可能的刑罚是终身监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四条
【刑事物品的处置】对犯罪分子非法所得的财物,一律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及时返还受害人的合法财产;违禁品和用于犯罪的个人财产应当没收。没收的财产和罚款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或者自行处置。